开放系统及其理论
在热力学中,我们通常研究封闭系统和孤立系统,因为这些系统和外界环境的交互有限,便于研究。 但是现实中,几乎所有热机都是开放系统:内燃机需要不断输入燃料、涡轮只有在流体流动时才能做功。 因此,所有建立在封闭系统的热力学理论,必须能够推广到开放系统,才能指导实践活动。 本文简述一些简单的热力学理论在开放系统的推广。
质量守恒
我们定义以下两个矢量来描述物质在系统中和系统间的转移:
- 体积转移矢量$\vec v$;
- 质量转移矢量$\vec j = \mu \vec v$,其中$\mu$表示密度。
同时定义和其对应的两个速率:
\[\newcommand{\d}{\mathrm{d}}\]- 体积速率$D(t) = \iint_{M \in S} \vec v (M, t) \cdot \d \vec S (M, t)$,国际制单位为立方米每秒;
- 质量速率$D_m(t) = \iint_{M \in S} \vec v (M, t) \cdot \d \vec S (M, t)$,国际制单位为千克每秒。
则在无源的情况下,由质量守恒,可得: \(\frac{\partial \mu}{\partial t} + \nabla \cdot \left( \mu \vec v (M, t) \right) = \frac{\partial \mu}{\partial t} + \nabla \cdot \left( \vec j (M, t) \right) = 0\) 在稳定态下,我们知道系统的各种参数与时间无关,从而有: \(\nabla \cdot \left( \vec j (M, t) \right) = 0\) 这说明这个矢量场是通量守恒的,对任何体积的积分为零。
约定与定义
我们总是假设一切流体都在惯性系下。
指示功
我们称机器中活动部分对流体所做的功为指示功,注意对流体做功则指示功为正。 以元件是否对流体做功为判据将元件分为两类:主动元件和被动元件。 其中主动元件中指示功为正的典型例子有:泵、压缩机、通风风扇; 指示功为负的典型例子有:发动机和涡轮。
单位质量表示的物理量
开放系统中流体不断的和外界发生质量交换,从而研究其单位质量下的行为更加方便,也更能突出微观特征。 我们约定以下单位质量表示的物理量:
- 单位质量指示功$w_i$;
- 单位质量内能$u$;
- 单位质量焓$h$;
- 单位质量熵$s$;
- 单位质量体积$v$(即密度的倒数)。
从而我们可以把许多经典等式重写称单位质量的形式。
热力学恒等式: \(\left\{ \begin{aligned} \d U &= T \d S - P \d V \\ \d H &= T \d S + V \d P \end{aligned} \right. \iff \left\{ \begin{aligned} \d u &= T \d s - P \d v \\ \d h &= T \d s + v \d P \end{aligned} \right.\)
理想气体状态方程: \(PV = nRT \iff Pv = rT , \; r = \frac{nR}{m} = \frac{R}{M}\) 其中$M$表示摩尔质量。
理想气体满足焦耳定律,从而其内能和焓可写成: \(\left\{ \begin{aligned} \d U &= C_v \d T \\ \d H &= C_p \d T \end{aligned} \right. \iff \left\{ \begin{aligned} \d u &= c_v \d T \\ \d h &= c_p \d T \end{aligned} \right.\) 其中$c_p = \frac{C_p}{m}, \; c_v = \frac{C_v}{m}$。
迈耶方程可写为: \(C_p - C_v = nR \iff c_p - c_v = r\) 从而可推出: \(c_p = \frac{\gamma}{\gamma - 1} r , \; c_v = \frac{1}{\gamma - 1} r\)
热力学第一与第二定律
静态开放系统的热力学第一与第二定律
我们从封闭系统的热力学第一定律开始: \(\d U + \d E_c = \delta W_{tot} + \delta Q\) $W_{tot}$是所有外力做的功。 如果把保守力做功变成势能,则有: \(\d U + \d E_c + \d E_p = \delta W + \delta Q\) 其中$W$是非保守力做的功。
现在假设我们有一个开放系统$\Sigma_0$,如何将其转化为一个封闭系统$\Sigma$呢? 设初始时刻$t$到终止时刻终止时刻$t + \d t$将要流入系统的流体组成的系统为$\Sigma_1$,将要流出系统的流体组成的系统为$\Sigma_2$。 记$\Sigma_t = \Sigma_0 \cup \Sigma_1$,$\Sigma_{t + \d t} = \Sigma_0 \cup \Sigma_2$。 如果系统处于静态,那么$\d t$这段时间里流入系统的流体的质量等于流出系统的流体质量,记为$\d m$。 我们设系统$\Sigma$在$t$时等于$\Sigma_t$,一段微小时间$\d t$后为$\Sigma_{t + \d t}$,则这个系统是一个封闭系统。
这个系统内能的变化可写为: \(\begin{aligned} \d U &= U_{\Sigma}(t + \d t) - U_{\Sigma}(t) \\ &= [U_{\Sigma_0} (t + \d t) + U_{\Sigma_2} (t+\d t)] - [U_{\Sigma_0} (t) + U_{\Sigma_1} (t)] \\ &= U_{\Sigma_2} - U_{\Sigma_1} \quad \text{静止态下物理量与时间无关} \\ &= (u_{\Sigma_2} - u_{\Sigma_1}) \d m \end{aligned}\) 同理,其其他宏观能量的变化也可写为: \(\d E_c = (e_{c,2} - e_{c,1}) \d m , \; \d E_p = (e_{p,2} - e_{p,1}) \d m\)
外界非保守力对气体做的功有三大部分:气体进入系统时压缩,离开系统时膨胀和对系统活动部件做的功,即指示功。 气体的摩擦不做功。 此时有: \(\begin{aligned} \delta W &= \delta W_\text{进入} + \delta W_\text{离开} + \delta W_i \\ &= P_1 V_1 - P_2 V_2 + \delta W_i \\ &= (P_1 v_1 - P_2 v_2 + w_i) \d m \end{aligned}\) 我们再把热量也写成单位质量的形式: \(\delta Q = q \d m\)
从而整个等式都变成了单位质量的形式: \(\begin{aligned} \d U + \d E_c + \d E_p &= \delta W + \delta Q \\ \d m \left[ (u_2 - u_1) + (e_{c,2} - e_{c,1}) + (e_{p,2} - e_{p,1}) \right] &= \d m (P_1 v_1 - P_2 v_2 + w_i + q) \\ h_2 - h_1 + e_{p,2} - e_{p,1} + e_{c,2} - e_{c,1} &= w_i + q \\ \Delta h + \Delta e_p + \Delta e_c &= w_i + q \end{aligned}\) 如果宏观动能和势能的变化可以忽略,则该等式还可以进一步简化: \(\Delta h = w_i + q\)
通过引入质量速率,还可以进一步把该等式化为功率的形式: \(D_m (\Delta h + \Delta e_c + \Delta e_p) = P_i + P_{th}\) 其中$P_i$表示指示功率,$P_{th}$表示系统接受热的功率。
同理,我们也可以把热力学第二定律也写成单位质量的形式: \(\d S = \delta S_\text{交换} + \delta S_\text{产生}, \; \delta S_\text{产生} \ge 0 \iff \d s = \delta s_\text{交换} + \delta s_\text{产生}, \; \delta s_\text{产生} \ge 0\)
综上,我们通常使用以下公式研究开放系统:
对于静止态开放系统,以下封闭系统的公式的变体成立: \(\d h = \delta w_i + \delta q\) 这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开放系统版本(忽略宏观动能和势能)。 \(\d s = \delta s_e + \delta s_c, \; s_c \ge 0\) 这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放系统版本。 \(\d h = T \d s + v \d P\) 这是热力学恒等式的开放系统版本。
伯努利定理
我们假设不可压缩的气体无粘性、无热交换地流动的稳定态。 有: \(\Delta h + \Delta e_c + \Delta e_p = w_i + q = 0\) 由热力学恒等式: \(\d h = T \d s + v \d P\) 气体无粘性、无热交换,则其变化为等熵变化。 又其不可压缩,从而单位质量体积(密度$\rho$的倒数)为常数,因此有: \(\d h = \rho^{-1} \d P\) 从而: \(\rho^{-1} \Delta P + \Delta e_c + \Delta e_p = 0\) 一般来说,势能只有重力势能,那么: \(\frac{P_2 - P_1}{\rho} + \frac{1}{2} (v_2^2 - v_1^2) + g (z_2 - z_1) = 0\) 移项可得: \(P_1 + \frac{1}{2} \rho v_1^2 + \rho g z_1 = P_2 + \frac{1}{2} \rho v_2^2 + \rho g z_2\) 这就是伯努利定理。
多方过程
我们知道,系统的焓$h$和熵$s$都是状态函数,它们的值只与状态有关而与路径无关。 这允许我们设计虚构的可逆过程,从而求出整个系统在任意两个状态之间的熵变和焓变。
对于这个虚构的可逆过程,我们知道: \(\d h = \delta w_{i,\text{虚}} + \delta q_{\text{虚}} \quad \d s = \delta s_e = \frac{\delta q_{\text{虚}}}{T}\) 如果实际过程是绝热的,我们可以直接求出其指示功。 此外,其环境熵变为零,我们还可以直接给出过程中产生的熵。
通常,我们设计的过程都是多方过程。
多方过程指满足以下关系的过程: \(PV^k = const \iff P^{1-k} T^k = const\) $k$称为其多方指数。
为使设计的过程的起始态和终止态与实际过程相同,我们要求$P_1^{1-k} T_1^k = P_2^{1-k} T_2^k$ 因此其$k$可由以下关系求出: \(k = \frac{\ln \frac{P_1}{P_2}}{\ln \frac{P_1}{P_2} + \ln \frac{T_1}{T_2}}\)
其中$k$为某些值时,多方过程变成一个简单的过程:
- $k = 0 \implies P = const$ 等压可逆过程;
- $k = 1 \implies T = const$ 等温可逆过程;
- $k = \gamma$ 绝热可逆(等熵)过程;
- $k = \infty \implies V = const$ 等容可逆过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