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尚书·虞书·舜典》笔记

舜典

虞舜側微,堯聞之聦明,將使嗣位,歷試諸難,作《舜典》。

虞舜出生低微,尧听说他经纬天地且知晓道理,将让他继承帝位,用多种困难考验他,(根据此事)写作了《舜典》。

曰若稽古,帝舜,曰重華,協于帝。濬哲文明,溫恭允塞,玄德升聞,乃命以位。

能顺着考察古时道路的人叫帝舜,名叫重华,(德行)与帝舜协同。 他智慧深邃、经纬天地、德行照临四方,为人温和、谦恭有礼、诚实守信、德行充满天下。 他幽深的德行为天子之朝听闻,于是任命他官职。

协:协同,与……相同。濬:深邃。玄:幽深。

上两段是后人所加。

慎徽五典,五典克從。納于百揆,百揆時敘。賓于四門,四門穆穆。納于大麓,烈風雷雨弗迷。

他谨慎美善地推行五典,臣民都能遵从五典。 尧将他纳为百揆之官,使百官都符合秩序。 尧让他在四门恭敬地迎接诸侯宾客,宾客们都相处和美。 尧任命他主管国家大事,连狂风雷雨都不会使其迷乱。

徽:美善。五典:即“父义、母慈、兄友、弟恭、子孝”五教。 纳:纳入。百揆:百官,也指主管百官的官;现认为“百揆”泛指官员,“纳于百揆”即授予官职之意。时:同“是”,提示宾语提前。 四门:四方的门。穆穆:美好的样子,指舜流放四凶以后没有坏人来访。 大麓:麓同“录”,指天下大事;一说指山麓;今认为可能是在山中参与祭祀活动之意。

帝曰:「格,汝舜。詢事考言,乃言厎可績,三載。汝陟帝位。」舜讓于德,弗嗣。

帝尧说:“过来吧,舜。同你谋划事务,考察你的言论,认为你可以达成功绩,经过了三年。你可以升上帝位。” 舜因自己德行不足辞让,没有嗣位。

格:同“假”,到达;一说同“告”,告诉。 询:谋划,谋略。 乃:你。厎可绩:“厎”即致,达成,为“可厎绩”之倒装,“厎绩”为当时常用之搭配。 陟:上升。

此段以舜辞让结束,下段马上描述舜即位,逻辑不通顺。今可认为“让”为“襄”、”于”即“以”、“嗣”今文作“台”,同“辞”,指舜用有德赞美舜,而没有推辞。

正月上日,受終于文祖。在璿璣玉衡,以齊七政。肆類于上帝,禋于六宗,望于山川,徧于羣神。 輯五瑞,既月,乃日覲四岳羣牧,班瑞于羣后。

正月朔日,在尧文德之祖庙接受了尧终止的帝位。 观察璿玑玉衡,以此使七星排列整齐。 于是以摄位一事祭祀上天,祭祀于六宗和山川,遍历群神。 收集了五种信物,一月后,每日与四岳和各方长官见面,将信物散布给诸侯。

文祖:尧的祖庙;现根据甲骨文认为“文”同“艺”同“祢”,从而“祢祖”实际上指祖庙,“文祖”是套用《洛诰》中的文祖(即周文王)而产生的,这里受周朝“左祖右社”礼制的影响。 在:观察。七政:有多种说法,这里认为指日、月和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五星。 肆:同“遂”,于是。类:祭祀的一种,同“禋”、“望”。 六宗:有多种说法,这里认为指四时、寒暑、太阳、月亮、星宿和水旱六件大事;今认为指“六示”,即殷商的六代祖先。 辑:收集。五瑞:指璧、璜、圭 、琮、璋五种玉制成的信物,和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五种爵位对应,相传诸侯觐见天子时,天子用“瑁”套在五瑞上检验是否吻合;这里指收回尧的信物,颁发舜的信物;今认为五等爵起源较晚,因此该说法存疑。

现多断句为“既月乃日,覲四岳羣牧”,意为择良日。

歲二月,東巡守,至于岱宗,柴,望秩于山川,肆覲東后。協時月正日,同律度量衡。修五禮、五玉、三帛、二生、一死贄,如五器,卒乃復。

当年二月,舜在东方视察,到达岱宗,烧柴以祭祀天神,按秩序祭祀山川,于是面见东方的诸侯。 使四时节气、月份大小、日期名称协同,统一规定了度、量、衡。 修治了五礼、五玉、三帛,规定了两种活礼物和一种死礼物。 确定五器相同后,将它们还给诸侯(,其他礼物则由帝收下)。

柴:燔柴祭天,一种祭祀活动。 律:法则;现认为应指音律,即六律,从而该句应翻译为“统一音律、长度、容量和重量单位”。 五礼:吉、凶、宾、军、嘉礼。 五玉:即上文提到的五瑞。 三帛:𫄸、玄、黄三种布料,诸侯世子执𫄸,公之孤执玄,附庸之君执黄。 二生:羊羔和大雁,卿执羔,大夫执雁。 一死贽:指野鸡,士执雉。

岱宗:之前提到过四岳实为姜族人的神话,随着其人东迁也出现了中岳,这两座山都是具体的山。而《山海经》中提到西岳(实为四岳之误)、南岳和北岳,均非实际的山。这些岳中独缺东岳。因此下文提到山时均称某岳却独缺东岳。作者实际上是将根据神话撰写的这些内容,而因缺少东岳选择以岱宗这一具体的山代替。 律:古人用十二条不同长度的管子发出声音作为标准音,这些标准音即十二律,大致等同于现在的十二平均律。其中奇数称为阳六律,第一个音称为“黄钟”,大致相当于现在的C音;偶数称为阴六吕,第一个音称为“大吕”,相当于现在的升C音。这些又统称六律。 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贽、五器:具体内容大多已不可考,古籍记载中有相当多自相矛盾之处。

五月南巡守,至于南嶽,如岱禮。八月西巡守,至于西岳,如初。十有一月朔巡守,至于北岳,如西禮。歸,格于藝祖,用特。五載一巡守,羣后四朝。敷奏以言,明試以功,車服以庸。

五月在南方视察,到达南岳,像岱宗一样行使礼仪。 八月在西方视察,到达东岳,像最开始一样。 十一月在北方视察,到达北岳,像西方一样行使礼仪。 回来,到达文祖庙,用一头公牛祭祀。 (此后规定)五年视察一次,诸侯们在四方岳下朝拜。 诸侯普遍地以言论上奏,舜明辨试验诸侯的功绩,以功用赐予诸侯车服。

艺祖:同文祖。 特:此处指用只一头牛的祭祀。 敷:陈设、布散

肇十有二州,封十有二山,濬川。象以典刑,流宥五刑,鞭作官刑,扑作教刑,金作贖刑。眚災肆赦,怙終賊刑。欽哉,欽哉,惟刑之恤哉!

(舜)开始设立十二州,共有十二座大山,并疏通了河流。 把常用的刑罚写成法,用流放宽恕替代五刑,用鞭刑作为官员的刑罚,用扑刑作为教育的刑罚,用罚金作为赎罪的刑罚。 犯过错而为害的,缓慢的饶恕他;坚持到最后(不悔改)的,杀死他作为刑罚。 谨慎啊,谨慎啊,要仔细考虑刑罚啊!

肇:开始;今认为同“垗”,划定边界。封:大;一说指封禅。濬:疏通;今认为也是祭祀的意思。 象:法律;一说为象刑,即通过使用特别的象征物(如带有标记的衣物)而达到侮辱人格的刑罚。 宥:宽恕。五刑:墨、劓、剕、宫、大辟。 扑:扑刑,用“夏”(山楸)和“楚”(荆条木)鞭打,这是在学校中惩罚学生的刑罚。 金:贵金属,这里指罚款替代刑罚。 眚灾肆赦,怙终贼刑:出自《康诰》“人有小罪……时乃不可杀”,即不认错的,虽是小罪,也要杀死他;虽是大罪,但因不幸而犯错,不能杀死他。

十有二州、十有二山:现认为应为虚数,并不确指有十二个州或十二座山。

流共工于幽洲,放驩兜于崇山,竄三苗于三危,殛鯀于羽山,四罪而天下咸服。

舜把共工流放到幽洲,把驩兜流放到崇山,把三苗流放到三危,把鲧流放到羽山,凭借这四个罪案让天下都服从。

幽洲、崇山、三危、羽山:神话中的地名,分别在北方、南方、西方和东方。 三苗:古代民族名,传说为九黎的后代,九黎的首领就是蚩尤。 窜、殛:均可作杀死解。

四罪:传统上常将四罪与四凶混淆。四凶是混沌、穷奇、梼杌、饕餮,来自不同的传说故事。

二十有八載,帝乃殂落。百姓如喪考妣,三載,四海遏密八音。

二十八年后,帝尧去世,百姓像失去父母一样悲伤。 三年之中,四海内音乐声都停止了。

百姓:结合下一句,应指民众而非百官。 遏:停止。密:安静,静谧。八音:八种乐器,此处泛指音乐。

月正元日,舜格于文祖,询于四岳,辟四门,明四目,达四聦。咨十有二牧,曰:「食哉,惟時!柔遠能邇,惇德允元,而難任人,蠻夷率服。」

正月朔日,舜祭祀于文祖庙,和四岳一起谋划政事,开辟四方的门(以招揽贤才),使自己的视听到达四方(,没有阻碍)。 和十二名地方长官一同谋划,说:“食物非常重要,一定要遵守时节!远方安定才能安定近处,德行敦厚才能信实善良,排斥奸诈之人,蛮夷会相继服从。”

格:同“告”,这里是祭告的意思。 咨:谋划;今认为这里是“告诉”、“对……说”的意思。 食哉,惟时:一说“食”为劝勉的意思,“时”同“是”,本句同“惟是勉哉”。 柔:安定,怀柔。现认为“柔远能迩”是周代的成语,指能安定远方这须能安定近处;“迩”同“祢”,也是祖庙的意思,从而指近处。 元:善之长。 难:阻止、拒斥。任:同“佞”,奸诈。率:现认为同“帅”,顺从。

舜曰:「咨!四岳,有能奮庸熙帝之載,使宅百揆,亮采惠疇?」僉曰:「伯禹作司空。」帝曰:「俞,咨!禹,汝平水土,惟時懋哉!」禹拜稽首,讓于稷、契暨皋陶。帝曰:「俞,汝往哉!」

舜说:“啊!四岳,有能奋起功业,振兴帝尧的事业,让他担任百揆,确实地建立功勋、顺成此事的人吗?” 都说:“伯禹是司空(,治水有功,可以任用他)。” 帝舜说:“好啊!禹,你平定了水土,也要勤勉地做这些事啊!” 禹叩头跪拜,谦让于稷、契和皋陶。 帝舜说:“好啊!(还是)你去做吧。”

咨:发语词;一说应断句为“舜曰咨四岳”,即“舜对四岳说……”。 奋:奋起。庸:功用,功劳。熙:广大;一说美好。帝:帝尧;一说泛指帝王。载:事业。 宅百揆:“百揆”注同上,现认为泛指官职,即授予官职之意。 亮:同“信”,信实;今认为指辅佐。采:事情。惠:顺利。畴:类,这一类事情。 伯禹:伯爵禹,禹继承了鲧宗伯的位置。 司空:司空(即司工)为周代的官职名,最初是管理诸侯国内事务的官,后来变为中央官职,主要管理土地、工程事务,随时期、地方不同具体职务也不同,有的主管水利;不同于伪孔传,今认为这里指舜任命禹为主管水利的官,让他平定水土,而非因为治水有功才任用他,之后几句如是。 稷:官名。

禹:今考察远古神话,认为禹是羌族西戎的宗祖神,这一民族后来成立了夏王朝,成为夏族。姜族与夏族通婚,于是共工和四岳的神话就与禹的神话联系了起来,由于民族间发音不同,共工在夏族被称为“鲧”。这些神又和古代大洪水的传说联系起来,变成了治水的神。之后,随着禹和其他神话人物一同人化为历史人物,产生了多种传说。实际上,作为人(而非神)从而产生这些事迹的禹可能是杰出的部落首领,从而被遵奉为神,或者是某位首领自称为禹神的化身。禹的政权由儿子启继承可能表明氏族军事民主制(即禅让)的解体。 稷:即“后稷”。姬周族的宗祖神,被其奉为始祖,后成为掌管谷物之神。相传为上帝与姜嫄所生。考察神话可知其生时远在禹之后,这里是作者使用的材料时间错乱。其具体资料见下。 契:殷商族的宗祖神,被其奉为始祖,也称玄王。相传为上帝命玄鸟和有娀氏之女(简狄)所生。其在甲骨文中的名称尚未确定。 皋陶:即咎繇。群舒地区偃族的宗祖神。今考察神话,认为“陶”读音同“窑”、“尧”(即窑洞词源);“皋”为发声词,类似于现代汉语的“啊”,无实义;因此皋陶与尧为同一神之分化。上文已知其与“陶”之关系,其实该神可能来自于某善做陶器之氏族。该氏族可能以尧为宗祖神,以陶为氏族名,从而产生了帝尧这一历史化的人物。故不难发现很多尧的神话传说都与“陶”有关。

帝曰:「棄,黎民阻飢,汝后稷,播時百穀。」

帝舜说:“弃啊!(原来洪水的时候)百姓因饥饿而受难,你当时官为后稷,负责播种百谷(,救助了百姓)。”

阻:难;一说同“祖”,开始。 后稷:官名,对稷的尊称;今认为指主管;这里也出现了错乱,原文指让弃主管农官,并非指因弃主管农事有功而任用他。 时:同“是”;一说同“莳”,种植。

弃:稷的另一名。据传稷母感天而孕,不知其父,故欲抛弃之,因此得名。

帝曰:「契,百姓不親,五品不遜,汝作司徒,敬敷五教,在寬。」

帝舜说:“契啊!(原来)百姓不互相亲近,不遵守五品,你(当时)是司徒,恭敬地传播五教,待人宽容(,而得到民心)。”

五品、五教:即“父义、母慈、兄友、弟恭、子孝”。 逊:同“训”、“驯”,顺从。 司徒:见上文“司空”注;司徒主管田地、人民事务,春秋战国时演化为主管教化;这里也出现了错乱。 敷:广,传播。

帝曰:「皋陶,蠻夷猾夏,寇賊姦宄,汝作士。五刑有服,五服三就。五流有宅,五宅三居。惟明克允。」

帝舜说:“皋陶啊!蛮夷为乱华夏,抢劫、杀人、外奸内邪。任命你为士。人们服从五刑,受了五刑的人在三种地方接受刑罚。规定五种流放的人的去处,五种流刑分为三种地方。只有明察才能让人民信服。”

猾:乱。夏:华夏族。 寇贼奸宄:寇指聚众抢劫,贼指杀人,奸指为乱在内,宄指为乱在外。“奸宄”是周代的习语。 士:又名“理”,主管征伐、刑狱的官,后来只管刑狱。 五刑:墨、劓、剕、宮、大辟;一说甲兵、斧钺、刀锯、钻笮、鞭扑五种兵器。有:同“以”;一说存在。服:服从,服刑或服罪。 三就:三种服刑的地点(或方式),即原野、市、朝;具体地点众说纷纭,今已不甚可考。 五流有宅:五流,犯罪的人被宽宥,不必受五刑而改为流放,故称五流;宅,居住。 三居:流放的地方按罪行分为三种,大罪四裔,次九州之外,次千里之外。

帝曰:「疇若予工?」僉曰:「垂哉!」帝曰:「俞,咨!垂,汝共工。」垂拜稽首,讓于殳斨暨伯與。帝曰:「俞,往哉!汝諧。」

帝舜说:“谁能让百工的事顺利?” 都说:“垂吧!” 帝舜说:“好吧!垂,你管理百工之事吧。” 垂叩头跪拜,辞让于殳斨和伯与。 帝舜说:“就这样,你去吧!你适合这件事。”

若:顺,顺利;一说同善,善于。 共:供职。 谐:谐和;今认为指适合。

垂:也称“巧垂”。相传为周前的历史人物,善于制弓、制乐器、制农具、确定标准。 殳斨:人名,可能为一人或两人,即殳、斨分别指一个人。 伯与:黄帝时人物。

帝曰:「疇若予上下草木鳥獸?」僉曰:「益哉!」帝曰:「俞,咨!益,汝作朕虞。」益拜稽首,讓于朱虎、熊羆。帝曰:「俞,往哉!汝諧。」

帝舜说:“谁能顺利掌管山川草泽的草木、鸟兽之事呢?” 都说:“益吧!” 帝舜说:“好啊!益,你来做我的虞吧。” 益叩头跪拜,辞让于朱虎、熊羆。 帝舜说:“就这样,你去吧!你适合这个官。”

上:山川、丘陵。下:草泽。 虞:官名;周朝有“虞”(“虞侯”)和“衡”(“衡麓”、“衡录”)等地方官职,负责管理自然资源。 朱虎熊羆:一说二人;一说三人;一说四人,朱(即神鸟“离朱”)、虎、熊、罴(棕熊)。

益:即“伯益(翳)”,又名“大费”、“后益”等。据传是嬴秦的祖先。来自《山海经》中“噎鸣”的神话。据传其祖先为玄鸟,这一点来自“燕”的神话。其活动多与草木鸟兽有关,因此被作者选入。 朱虎熊羆:神话中离朱常与野生动物一起出现,因此被作者选入此处。《左传》中也将该神话作为历史编入,产生了高辛氏八子(八元)的说法。神话中的动物们可能反映了原始氏族以动物为名的风俗1

帝曰:「咨!四岳,有能典朕三禮?」僉曰:「伯夷。」帝曰:「俞,咨!伯,汝作秩宗。夙夜惟寅,直哉惟清。」伯拜稽首,讓于夔、龍。曰:「俞,往,欽哉!」

帝舜说:“啊!四岳,有谁能主持我的三礼之事呢?” 都说:“伯夷可以。” 帝舜说:“好啊!伯夷,你当秩宗这个官吧。无论早晚都要恭敬地履行职责,保持正直而清明啊。” 伯夷叩头跪拜,辞让于夔、龙。 (舜)说:“好,去恭敬地做吧!”

帝曰咨四岳:今认为“咨”为告诉的意思,即帝告诉四岳说,下文“咨伯”同理。 典:主管,掌管。 三礼:具体内容众说纷纭,可认为“三”实为虚数。 秩宗:主管宗庙的礼官,负责排列鬼神的次序。

伯夷:神话人物,姜族的宗祖神,《山海经》中记载其为四岳(即西岳)之父。事迹见于《吕刑》,即上帝降下伯夷为受蚩尤遗祸的苗人主持刑法。与绝食而死的伯夷完全无关。 夔:一足的神话生物,见于《山海经》。据传后变为乐正。夔族的宗祖神。 龙:即“晏龙”,神话人物,帝俊之子,善于歌舞,见于《山海经》。《山海经》中还有“应龙”等以龙为名的神兽。龙方族的宗祖神。

帝曰:「夔,命汝典樂,教胄子,直而溫,寬而栗,剛而無虐,簡而無傲。詩言志,歌永言,聲依永,律和聲。八音克諧,無相奪倫,神人以和。」夔曰:「於!予擊石拊石,百獸率舞。」

帝舜说:“夔,任命你掌管音乐,教育贵族子弟,让他们正直而温和、宽容而庄重、刚正而不暴虐、简易而不傲慢。作诗来表达思想,唱歌来咏唱情感,使用五声来帮助咏唱,利用六律来让歌声协和。音律能够和谐,互相之间不争夺次序,神人就能够因此和谐。” 夔说:“好啊!我敲击石头(创作歌曲),百兽相继舞蹈。”

教胄子:“胄”即“长”,即教育贵族子弟;一说“胄”同“育”,即教育天下子弟。 栗:庄栗、庄重。 歌永言:“永”同“咏”;一说指长久的意思。 声:即“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”五声。 律:即六律,见上文。 夺伦:扰乱次序,扰乱旋律,走调。

五声:五声不同于六律,是唱名而非音名,只具有相对音高而不具有绝对音高,每个音在不同谱中的基频频率(即音高)可能不同,实际频率是用六律确定的。五声再加两个声即形成“七音”,因此“五声”也称“五音”。根据五音音阶的起点(即主音,通常在乐谱中占有主要地位)不同,可产生不同的调式,形成“五音调式”。以宫音为主音的调式就称为宫调式;而若以黄钟确定宫音的音高,则称为黄钟宫,相当于现在的C大调(即1=c)。这样原则上可以产生六十种甚至八十四种调式。实际上通常只使用二十八种,其中七种为宫调式,统称“七宫二十一调”。五声早在文字形成之前即为人们所知,而在战国时又被附会上了阴阳五行的说法。

帝曰:「龍,朕堲讒說殄行,震驚朕師。命汝作納言,夙夜出納朕命,惟允。」

帝舜说:“龙啊,我憎恶那些谗言恶行,让我的人民震惊。任命你作纳言,无论早晚传达我的命令,一定要信实地做啊。”

堲:同“疾”,憎恶。殄:病。 纳言:喉舌之官。

帝曰:「咨!汝二十有二人,欽哉!惟時亮天功。」三載考績,三考黜陟幽明,庶績咸熙。分北三苗。

帝舜说:“啊!你们二十二人,恭敬地为官吧!只有这样才能成就天下的功业。” 舜三年考察政绩,考察三次后罢黜昏庸的官员,提拔明察的官员,各项事业都兴盛起来。 让三苗中的善人和恶人分开。

二十有二:十二牧、四岳、九官;具体人物众说纷纭,值得注意的是古时通常将四岳分为四人,这种说法一定是错误的。 亮:同“相”;一说同“信”;一说同“治”。 黜:罢黜。幽:同“暗”,昏庸。 分北三苗:北同“别”;今认为指将三苗的一部分迁徙到北方,这一句与前文没有关系。

舜生三十徵庸,三十在位,五十載陟方乃死。

舜出生三十年后被征召当官,为官三十年,在帝位五十年,在巡视路上死去。

三十在位:今文尚书作“二十在位”;由此,舜去世时的年龄有一百岁和一百一十岁两说。 陟方:“方”即“道”;一说“方”即方岳,传说舜巡视南方,在南岳旁去世。

陟方乃死:传说舜死于苍梧、葬于九嶷、其妃泪滴化为斑竹。舜乃历史化的神话人物,其死大约有以下几种说法:巡狩说、巡行说、治水说、征苗说、考绩说、昇遐说(见于苏轼《书传》)、卒于鸣条说(见于《孟子·离娄下》)等等。以历史人物论,卒于鸣条说为真的可能性较大,因为作为历史人物,考虑到舜可能是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,其活动范围不太可能离开黄河下游。

帝釐下土,方設居方,別其姓族,作《汩作》、《九共》九篇、《槀飫》。

帝舜管理四方诸侯,设置官职和居住的地方,分别姓族,作了《汩作》、九篇《九共》和《槀饫》。

这一段是伪书。

译文

下面摘抄《尚书校释译论》的译文。

……于是叫舜谨慎地推行五种伦常礼教,舜能把五常之教推行得很好; 又纳舜于百官之上,能整饬百官使之就序; 又叫展四方之门以接待各方诸侯来朝者,能使诸侯宾客肃穆地敬重他; 又叫舜入山林川泽,摄行祭事于泰山之麓,烈风雷雨不迷乱,阴阳能调和。 要以为舜足以授天下。

帝尧说:“舜,我看你谋划很周到,说的话都一一见诸时效,已经三年了,你登帝位吧。” 舜欲以德赞襄尧而不自厌,自然也不能推辞尧的让位。 正月吉日,举行摄行天子之政的大点于称为文祖的祖庙里。 而后依天象以勤人事,观察璇玑玉衡即北斗七星的星象,视其斗柄(玉衡)所指方向来认识四时、节令、物候。 以处理“春、夏、秋、冬、天文、地理、人道”这七项与民生有关的要政。 遂以类祭礼祭天,以精意洁净的禋祀之礼祭六宗之神,以望祭之礼祭名山大川,以各种祭礼遍祭了群神。 于是收集诸侯觐见时按爵级所持的五种瑞玉,则吉月吉日受四岳、诸侯、地方长官的觐见。 觐见礼毕后,就按奖惩规定把瑞玉颁还给诸侯带回去。

这年二月,舜向东巡狩,到泰山,用燔柴的祭礼祭天,以望祭之礼按山的大小尊卑遍祭各山川,遂受东方君长的觐见,协正他们所用日历,凡气节,月之大小,晦朔,日之甲乙,使之其一。 也确定音律和度、量、衡的定制,修定五种礼节,制定臣下入觐使所献的贽见礼物,依身份、爵位等级分别为:五种瑞玉,三种不同颜色的帛,两种活物——羊羔和雁,一种死雉,还有所用的五器。 在巡狩之礼完毕后,就返回了。

五月,向南巡狩,到南岳,一如到泰山巡狩之礼。

八月,向西巡狩,到西岳,和最初到泰山巡狩之礼一样。

归来,告祭于称为艺祖的祖庙,用一条牛的祭礼祭祀祖先。

规定五年巡狩一次。 巡狩之年,诸侯按方位分别朝于方岳之下。 其他四年,诸侯按四方分别各朝京师一次。 朝见时,诸侯口头奏陈他的治绩,然后明察他的实际功绩,按照他的功绩来赏赐以车马冠服。

垗域以祀十二州野,封土以祀十二名山,疏浚而后以祀名川,竟巡狩之功。

以在衣服冠履上用不同颜色画像之法实行象刑作为主刑,以流放之法宽宥犯罪以代替五刑,以鞭笞为办理公事而犯错误者所用之刑,以榎楚为不服从教育者所用之刑,可以用金来赎刑。 凡过失造成不幸灾害,可直赦之。有恃而犯,且始终怙恶不悛,则必处刑。 敬慎啊!敬慎啊!要忧恤刑法,严酷会伤害人啊!

于是流放共工到幽州,流放驩兜到崇山,窜逐三苗到三危,流贬鲧到羽山而后来死在那里。 判处了者四罪,普天下都心服了。

舜摄帝位二十八年之后,帝尧逝世。 老百姓们如死了父母一样悲痛。 三年之内,四海之民都停止了音乐娱乐活动。

正月上旬吉日,舜祭告于文祖的庙堂,然后询谋政事于四岳,广开四方之门,以招致天下贤俊;通四方之耳目,以广开闻见于四方,使远近无壅塞。 告十二州的长官说:“王政以食为首,农事以时为先,能安远者须能安近,惇厚德行,信任善人,远绝巧佞之人,就能使四方蛮夷之族受感动而相率归服了。”

帝舜对四岳说:“谁能奋发有为以光大帝业,就使他总领百官,辅相我管理政事,顺成各类庶政。” 四岳和群臣都说:“用伯禹作司空很好。” 帝舜说:“好吧!” 就对禹说:“你平水土有功,于这个工作要很好地勤勉呀!” 禹即下拜稽首,推让给稷、契或皋陶来担任。 帝舜说:“噢!还是你去担任吧。”

帝舜说:“弃!庶民久陷饥荒中,你去担任主管农政的稷官,领导好播植百谷粮食的工作。”

帝舜说:“契!现在人民之间无亲睦凝聚之力,父母兄弟子女之间五常之教也不讲求,你去担任司徒之官,虔敬推行五教,但不要推行得迫促严峻,要以宽柔的精神施教,人民是乐于接受的。”

帝舜说:“皋陶,现在外则蛮夷侵乱中国,内则群行攻劫杀人、盗窃奸宄之事层出不穷,你去担任兼掌军事和刑狱的士官。 五刑都有承服其刑者。 服这五种刑要就三种不同处所行之。 还有由五刑宽宥施行的五种流刑,都要安置住所。 五种流刑的住所分为三等。 断狱判刑一定要明察才能平允,才能罚当其罪而使受刑者信服。”

帝舜说:“谁能主管好我的百工职事?” 群臣都说:“用垂呀!” 帝舜说:“好吧!” 就对垂说:“任命你担任共工之官。” 垂下拜稽首,推让给殳、斨和伯与三人。 帝舜对垂说:“噢!往就官位吧,你行。”

帝舜说:“谁能顺时管理我的山泽草木鸟兽之政?” 群臣都说:“用益呀!” 帝舜说:“好吧!” 就对益说:“任命你担任我掌管山泽的虞官。” 益下拜稽首,退让给朱、虎、熊、羆诸人。 帝舜说:“噢!往就官位吧,你行。”

帝舜说:“告四岳,有谁能主持我的三礼之政?” 四岳和群臣都说:“伯夷可任此官。” 帝舜说:“好吧!” 就对伯夷说:“任命你担任礼政之官秩宗,不论一早一晚都要虔敬祀典,主持礼政要奉祀宗庙鬼神以及敷布政教,只有敬畏才能正直,只有正直才能清明。” 伯夷下拜稽首,推让给夔、龙二人。 帝舜说:“噢!你好好去干吧。”

帝舜说:“夔,任命你担任主管乐政之官。 教导国子学中的胄子。要把他们教育得正直而温和,宽宏而又能严肃,刚直而不苛虐,宽大简略而不傲慢。 运用诗教涵养他们高尚志节情操,运用歌咏以宣扬诗中所言所寄以使之感善。 而歌咏则需要五声以成歌,亦即五声依歌咏的需要而运用之。 而五声的音高要用六律律管来确定,即由律调以和声。 做到八种乐器之音和谐地演奏,不夺乱诸音旋律。 这种和谐的旋律,用之于神则神和,用之于人则人和了。 ” 夔说:“我按照音律有轻有重地拊击石磐,发为乐歌,连百兽都受感动相率起舞了。”

帝舜说:“龙!我憎恶那些爱讲谗言的人和殄绝伤害善人之事。 这些人能混淆黑白以耸动我众,我欲遏绝这些坏人。 特任命你为纳言之官,替我早晚掌管出纳命令政教,必须信实不误,做到令出则万民信服,遏绝上面这些坏行。”

帝舜说:“告汝二十二人,敬重你们所膺受的重任,各尽其职,完成你们所膺受的上天的事功。 而后每三年进行一次考绩。经过三次考绩,将黜退其没有成绩的,晋升其有功劳的,使国家庶政都振兴起来。”

然后又将不服的三苗遗民迁一部分到北方去。

舜年三十岁时被尧征用,摄帝位三十年,即帝位又五十年,而后升天死去。

  1. 这一现象仍可在美洲原住民氏族甚至中国少数民族氏族中见到。参见摩尔根《古代社会》以及恩格斯《家、私、国》。 

更新时间: